静态博客入口:http://blog.5d.cn/user30/VEIZI/
2009/02/25 | 可用性第一法则:不要只听用户的
类别(交互) | 评论(0) | 阅读(13) | 发表于 17:49

在过去的几年里,最伟大的可用性壁垒是奇酷无比的设计所具有的优越感。大部分的项目在可用性上更喜欢采用复杂的法则而不是简单,结果,大量的美刀花在了耀眼但难用的设计上。

第一次互联网泡沫的破碎带来的主要好处之一,就是奇酷无比的设计严重受挫,各个公司开始将重视这样的底线上来:

公共站点,原来集中于构建概念,现在开始以方便客户生意为目标;

Intranets 也已经致力于改善雇员效率 。许多公司正在试图创建工作流程,推广设计标准,强化对于以前混乱的intranet的疏导。

令人高兴的是,魅力四射的设计不见了,而可用性设计的倡导者们获得了第一次也是最艰苦的胜利,各个公司目前确实正在注意可用性需求。

然而不幸的是,打败了不重视可用性的对手却并没有赢得和复杂性之间的对决,这直接就把我们推向了新的前线:这场战役正在使各个公司在可用性上做正确的事情。

观察用户的操作

许多公司将他们的设计建立在获取被误导的用户意见基础上,这样的事情我一遍又一遍的听到。需要例子么?进行一组可选择的设计,把这些设计拿给一组用户来看,并问他们喜欢哪一个。这完全是错误的!!如果用户没有实际的试着去使用这个设计,他们的意见就是建立在外观特征的基础上的,这样获得的意见通常和实际使用获得的反馈截然相反。

例如,一个交织的logo在你不把任何内容放在页面的时候看起来可能非常漂亮。还有关于下拉菜单,用户总是喜欢这样的设计:一个标准的用户接口部件并在每个页面上保持一致。然而当他们提供给用户一个较强视觉效果的设计时,下拉菜单经常可用性很低 ,或者误导用户使得用户错误的理解这一部分。

为了发现哪些设计真正是最好的,就要在一个用户真正试图采用用户接口去完成一个任务时候去观察他。这个方法如此

2009/02/02 | 交互设计:跟着用户走到沟里
类别(交互) | 评论(0) | 阅读(18) | 发表于 11:45

交互设计:跟着用户走到沟里

1、交互设计大师、“Macintosh”之父Jaf Raskin)曾说:好的设计不会让使用者养成对今后工作不利的习惯,但设计人员却经常有意无意地给用户设下坏习惯的陷阱。事实上,良好的设计应该在 给用户带来帮助的同时,把对其未来可能出现的限制性障碍降到最低, 保持使用者自由的可扩展性。
这说的是交互设计。放在产品上亦然。

2、很早的时候么么只要被抱到厕所把尿就大哭,在客厅就没事,但妈妈还是哄着去厕所把尿,现在么么已经习惯了在厕所尿尿。事实上所谓“设计人员经常有意无意地给用户设下坏习惯的陷阱”,更多时候缘于“一味顺从用户表面需求和习惯”或者“把用户假设的太笨”..

3、当你设计一个IM,担心用户不知道按回车就可以发送,为了让用户很快的上手就在明显为止设计一个大“发送”按钮,搞的某些用户习惯性的去点“发送”而不采用效率更高的“回车”。最终永远都无法把“发送”按钮去掉,甚至无法弱化“发送”按钮。

4、不仅设计如此,产品的发展过程更是如此,而且其中的“陷阱”会更多。有好的也有坏的。(以下范例列举,请勿对号入座)

当你计划做一个“生活图片社区”,一开始发现很多人传上来的都是非生活图片,更多人转载网上的美女照片发过来,可你现

日志分类
首页[297]
日志[50]
智慧[43]
放松[24]
设计[100]
生活[33]
资料[42]
flash+flex[3]
交互[2]